三言诗平仄规律,乐府诗的平仄

2020-11-28 22:27:25 字数 7028 阅读 5048

1楼:globalman王

如果要读起来能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好听易记,三言诗简单就是只要连着两句诗的读音平仄交叉即可,尤其是最后一个字,你可以去念一下《三字经》或《**规》就明白了啦!

2楼:匿名用户

三言算是古风了,汉魏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平仄规律?还是老老实实从平仄句法都有成例的五七言近体入手,再学古体诗吧。练书法楷书都不会,就练汉隶、草书,够呛。这是一样的道理。

乐府诗的平仄

3楼:匿名用户

上下句必须平仄相对,但有些地方并不那么严格,用韵也比较宽一点,可以用邻韵。意思若有转折处也可换韵。或也可押仄声韵。甚至没什么章法可言。

4楼:zjc**座

乐府诗是古体诗.

乐府诗多为叙事性,形式较为自由,可以有三言、六言、五言等.

古代平仄是怎么分的

5楼:江右半老

入声字里有哪些字被派到**,一一细说很麻烦,你可以去搜,网上很全。

我是看到你采纳的那个答案不过是复制粘贴的,没有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怕对你有所误导。

我主要是想跟你说一下《点绛唇》的格律以及曾允元作品。

你看到的“平平平仄平平仄”和“平仄平平”是《点绛唇》范词冯延巳的作品里的平仄情况。事实上词谱并未要求字字都必须为平或为仄,有些地方是可平可仄的。例如你看到的这两句,实际上词谱的要求是“中平中仄平平仄”和“中仄平平仄”,中表示可平可仄。

所以曾允元的《点绛唇》是符合词谱要求的。而你说的“枕”“梦”二字,我想你通过我上面说的就可以知道,这两个字都是仄声。

不过我要特别指出,古音中有些字本身是有平有仄的,就像现在的多音字一样。例如“梦”字,它就有平声和仄声。

古音韵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解答的,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多去看看相关的书籍、资料,给你推荐王力的《诗词格律》。

6楼:手机用户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因此,毛泽东也指出:“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 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作家依照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错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中国文人很早就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交互,主要是平仄的交错,来寻求声律的美。

平仄的交错成为诗的格律要求以后,其影响非常深远,不但近体诗用平仄,连对联、词、曲也都离不了平仄,懂得了近体诗的平仄,对于对联、词、曲的平仄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平仄”就是每个汉字中古音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为了便于运用,在律诗中又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声。因此,共有阴、阳、上、去、入五声。

平仄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现代汉语来说,第

一、二声为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然而,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已经都转到了现代汉语的“

一、二、

三、四”声当中去了。因此,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字了,至于转到上声、去声的字倒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但是,从入声字转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则是较为麻烦的。

例如:现代汉语的“

一、吃、压、”等字都是阴平声,而在古代汉语中却都是入声字,如果去强记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对于学写律诗者,多少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如果用地方方言去区分平仄声却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在南方,吴、闽、粤、赣、湘、鄂、川等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入声字的读音。还有北方的山西、内蒙等地,方言中也还保留了入声字的读音。

因此,根据方言读音,再用一种公式类比套用区分平仄声那就更为简易了,即用:“兵、平、病、丙、并”这五个字去套读“阴、阳、上、去、入”五声,类比如表: 由此可见,“兵”字正是阴平声,“平”字恰好正是阳平声,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凡用现代汉语普通话

一、二、

三、四声的是不好套用这个公式,必须是方言。 2、凡方言中有入声字的均可用“兵、平”二字去套用这种公式。 3、凡方言中没有入声字的也是无法套用这种公式的。

4、凡套用这种公式时,对于送气与不送气的字可不必区分它,如“兵”字是不送气的读音“bīn”,而“平”字在普通话中则是送气的读音“píng”,可把它当作不送气的字音“bíng”来读。这样则可排除在套用“兵、平、病、丙、并”这个公式时没有某一个字的障碍。实际上,在普通话中像“平”字这一类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则读成不送气的字了。

也有一些字在普通话中是不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却又读成了送气的字,如“就、杰”等。 5、各地方言中的一些地区,如江西的修水、武宁、瑞昌、德安、永修一带,不仅有“阴、阳、上、去、入”五声,甚至还有六声,如:上表所述“衣、怡、易、以、意、一”等字,对此,我们且不必去管它是五声还是六声,反正与“兵、平”二字声调相同的字则为平声字,其后面所有的字均为仄声字。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

对联的平仄有什么讲究?

7楼:樊从华

对联的平仄,即对联的平仄相对,是对联的基本

要素。简而言之,就是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

什么是平仄?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句脚平仄正格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

2、句脚平仄变格举例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仄平仄)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平仄平)

此例句脚平仄没有遵循“两两交替”规则(没有从“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截取),故为变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长联,有时为了联意需要或者运用特殊联格的缘故打破“两两交替”规则,即为变格。例: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识、值、夕,古韵仄声)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句脚押韵)

人人**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拆词分总)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求方,或舍方求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觉,古韵仄声。普通话jue2平声)

(句脚越递)

3、句中平仄正格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不再举例。

4、关于句中平仄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仄平,此例变格:平仄平)

风清云静(□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齐放(□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实为: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为正格)

明月几时有(□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平□仄□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论”规则)。例:

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据“一三**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

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联脚上平下仄,极为特殊)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此联联脚上平下仄,实因联意需要)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古来有之)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

(同音异字格。2003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本来是变格出句,但是对句做到与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体对仗十分工整,给人一种物极而反的完美感)

求原创写江水的诗,要平仄,要押韵,律诗,好的加分

1楼 四大皆空不用修 《春江潮》 花飞两岸鹧鸪春, 万顷晴沙绕楚城。 燕字排开云万里, 风头卷起浪千层。 拈得一苇能横渡, 放下七情欲飞升。 自古烟波多浩淼, 长留画舫卧潮声。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 仄 平 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平 平 仄 仄平平仄, 仄 仄...

高手帮我解析一下杜甫的诗,请高手帮我分析这几首诗的押韵、平仄、拗救,在总结一下每首诗是否符合格律?

1楼 匿名用户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 饮茶题诗图 。 2楼 司空隐 落日平台 石阑斜点 神来之笔,意蕴十足!一 春风啜茗 ,就已显得自然之神妙,接下来一 桐叶坐题 显现...

求助!要描写春天自创的五言诗,我三年级,明天就要交了,求解

1楼 永远的奋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孟浩然》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杜甫》 我要关于春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