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还有台湾,为什么台湾很多文化还有习俗跟日本很像

2020-11-28 15:30:31 字数 5323 阅读 1107

1楼:啦啊加啦

一、中日之间的文化不同

文化主要包括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它们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很大。

1.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日本人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偏向封闭、内向型,而中国人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更侧重外向、开放型。

在日常交往中日本人多采用含蓄的方式委婉地表达本意,有较多正面承诺、推荐和保证,不常使用“不”和“你”。中国人说话或回答否定问题时则相对直截了当。日本人经常保持一段沉默,常用“以心传心”的无言方式保持着某种默契。

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除非特殊情况,中国人则一般很少沉默不语。日本人缺乏幽默而中国人说话则很风趣。

日本人的面部表情,总是给人一种有所保留的感觉。中国人多数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日本人之间问候时,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在中国,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都是通过握手来表达问候。

2.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主要包括一些社交活动。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与热心到朋友家或亲戚家做客、与主人亲如一家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则有些过于注重礼节。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

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中国则可在办公室、会议室和接待室接待客人,为了表示欢迎还一定要大宴宾客。

日本人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而中国人虽然也注重这些礼仪规范,但要求并不太苛刻。

3.思维差异

日本人对现实持容忍态度的现实主义思维方式,日本人默默地承受现实给予的一切。日本人持有以人与人之间关系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忽视甚至背叛制约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社会规范。

中国人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较日本人更具浪漫主义色彩。中国人思维虽然也重视人际关系,但也不会忽视社会规范的制约。

4.价值观

在日本人的价值取向中占据了最重要位置的是“工作场所”。也就是说,工作场所共同体占据了社会价值的中心。如日本的大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职工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归属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相对较为多元化,既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又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日本男人依旧尊崇的传统的等级观念。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男性地

为什么台湾很多文化还有习俗跟日本很像

2楼:匿名用户

抛开历史和民族感情,台湾的“近代化”是靠的日本。

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前,台湾实际上是比较落后的,虽然清朝自康熙年间就把台湾纳入了统治,但直到光绪年间才建立“台北府”(隶属福建),台湾才有大型城市,1884年才有城门城墙。。。。十几年后就被日本给侵占了。

而日本把台湾作为殖民地之后,客观的说在开发建设上还是花了功夫的,在基础设施建设,国民教育(当然是日式教育)方面都是按照日本的标准来建设。甚至同为殖民地,“台湾人”比“半岛人”(指朝鲜人)的地位要高很多。

因此,在台湾当地居民来说,有很多风俗习惯和日本比较接近。

当然,日本的殖民统治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个事实。

3楼:青岛牛仔

可能源于1895年清**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被日本侵占统治期间日本在台湾强化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输入,为的是对台湾民众实现日化后便于长期占领和统治。

请问日本和台湾的文化关系?

4楼:匿名用户

台湾本身存在的强势经济文化,具有向外扩张的本能,一如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海洋文化特性一般。其特徵为态度务实,能不断引进新的文化元素加强己身的竞争优势,新的文化元素也能刺激旧有的文化产生再创造,从而出现壮大与扩张的旺势。

在商业领域,台湾基於历史背景与本身特性,最易接受日本的**漫画、杂志、电视节目、卡拉ok、柏青哥等商业娱乐事物,大量引进台湾。而台湾的商人更是时时游走於台北与东京之间,主动地将日本的高招带进来以取得领先的地位。在台北街头,如东区的霓虹灯、商店陈设、夜生活的繁华亮丽,就彷佛是东京的池袋或涩谷等闹区,它们几乎是同一种设计或经营概念下的产物,当然前者是後者漠然的移植、抄袭。

在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领域中,日本的声势更是可观,且看日本所擅长包装俊男美女的青春偶像爱情剧,只要在日本收视率佳,在台湾就绝对可以引起一窝热,日本的唱片业和出版业也都侵入到台湾的地盤。女孩们流行穿泡泡袜、照贴纸机,这些日本高中女生流行的东西,逐步的扩散到台湾,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我们可以在青少年的族群中,轻易的找到日本的影子。

检视国内的有线电视系统、第四台等节目内容,充斥著西方、日本通俗文化的影子;相形之下,国内节目质与量严重不足,本土节目显得模糊不清。大量输入强势国家普及化的节目,反倒助长了先进强国”文化入侵”的藉口与合法性,不论是美国化亦或日本化的同化效果,可能不仅使本土文化式微,大量引进通俗、满足感官的文化产品,更会使得本土文化同质的现象愈趋严重。

台湾曾受到日本50年的殖民地统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日本文化早已深入台湾文化中,这更是不争的事实。虽说日本对台的殖民政策是以加强建设而行剥削之实,以壮大日本本国,但是事实上也算有「建设」过台湾,有些人无法区分出这有什麼不同,因此对日本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所以基本上台湾人和内地人对待日本的心态,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别。

其实我们所说的日本战後对台湾的「文化侵略」是有机可循的。台湾人本身就不像内地人那麼排日,加上日本商品确实好用,在某些年代,世界也确实弥漫著「日本第一」的气氛,所以日本文化得以再次大举进入台湾。

不过经过这些年,日本经济已不再对世界有如此强的侵略性,也许早期日本的军国主义者还幻想著有一天能将台湾在度归入日本的版图中,但是以世界的潮流和国际现势来说,这个梦想愈来愈没有实现的希望了。

我想日本当然不希望台湾和中国有统一的一天,中国的强大对日本没有好处。但是中国经济力量的掘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日本再怎麼用尽心机,恐怕都无法扭转这种情势了(就算是联合美国也一样)。

顺带一提,虽然说台湾真的对日本文化无招架之力,但其实同时台湾人本来就对各种文化没有很大的排外性,所以美式文化、欧洲文化…等外来文化,一样都能很轻易的影响台湾人的生活。尤其这两年的「韩流」,几乎席卷了台湾,偶像剧、家电、旅游…,日本的影响力已渐渐减小中….。

为什么现在台湾无论习俗还有街道和日本那么像

5楼:匿名用户

因为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两国的文化本就有相似之处。另外,台湾在近代曾被日本殖民统治过。

日本,韩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有哪些

6楼:新科

有句话是这样的,想看唐朝的风物去日本,想看宋朝的去韩国,想看**的去台湾。

7楼:四文鱼鱼

从汉字方面来说已有很大的差异了

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

8楼:

不少人都沾沾自喜于日本人学习了中国,因此,推论日本的发展是学中国的。但从制度的角度看,日本在明治以前绝不是同中国相似,而是更相似于西方的贵族政治,这是日本西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中国极大的科举制未到日本,就是极明显的例证。

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日本又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本不同于中国,其思想具有杂拌性,而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日本没有坐标轴式的思想核心,相比之下,欧美的**教、中东的伊斯兰教、中国的儒学都在相应国家占据着思想核心的位置。日本的思想,包括了国学、神道、本土化的佛学和儒学,以及被改造了的欧美思想。佛学和儒学,都成了辅翼“皇运”的得力助手。

中国儒学中华夷之辨的民族情绪、等级礼教的**观念,都成为日本的**。

明治时的伊藤博文,在引进君主立宪制时,确定以天皇为国家权力中心,视为“现人神”,并以此为“国体”建立日本的思想核心,为儒学服务于天皇打下了基础。明治以后,儒学和军人结合,武士道成了全体国民的理想。《军人敕谕》的发起人山县有朋和起草人西周,都具有深厚的儒学思想(西周甚至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夫”)。

《军人敕谕》渗透了儒学的观念,其内容在“我**队世世代代为天皇所统率”、“朕赖尔等为股肱,尔等仰朕为头首”的前提下,提出军人精神的五条标准,即忠节、礼仪、武勇、信义、质朴。对忠节的阐释如“军人以尽忠报国为本分,义重于山岳,死轻于鸿毛”;对礼仪的阐释如“须知下级奉上级之命,实为直接奉朕命之义。为不暇者,其长官所命,纵有不合情理之处,亦不得有失恭敬奉戴之节”;等等。

敕谕称五条标准是“天地之公道,人伦之常经”。归结为一点,就是诚心,“心诚则无不成”。与《军人敕谕》类似,天皇侍讲元田永孚1879年起草的《教学大旨》强调:

“教育之要,在于明仁义礼孝”;“徒以洋风是竞,恐将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是故自今以往,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使人人崇尚诚实品行”。1890年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将儒学融入“国体精华”,同时又强调全民武士化,“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无穷之皇运”。1880年成立的斯文学会以及1918年在斯文学会基础上重组的斯文会,均把儒学与军国主义结合起来。

斯文会会则第一条就是:“本会的目的是以儒道为主阐明东亚学术、翼赞明治天皇教育敕语之趣旨,发扬我国体之精华。”“兼及宣扬兴亚理念以扶翼八□纟肱一宇之皇谟”。

而儒学中原有的自由、民本思想则被抛弃,甚至孟子都被排斥。中国儒学的“以孝为本”演变成日本儒学的“以忠为本”。研究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和流变,能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国儒学。

明治时期,日本走上学习西方的道路,以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论为代表,但入欧恰恰体现了它的亚洲性,以亚洲为本使它又走上了“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之路。与中国不同的是,明治以后的日本,极推崇军人。1899年,梁启超在东京上野,恰逢日本军营新兵入伍和老兵退役,“满街红白之标帜相接”。

“大率每一兵多者十余标,少者亦四五标。其本人服兵服,昂然行于道,标则先后之,亲友宗族从之者率数十人。其为荣耀,则与我中国入学、中举、簪花时不是过也。

”“日本国俗与中国国俗有大相异者一端,曰尚武与右文是也”。“朝廷以此为荣途,民间以此为习惯”(《饮冰室自由书.祈战死》)。1904年秋瑾在横滨,也看到了与梁启超类似且更为狂烈的镜头。

其后到二战时期,无不是举国若狂,同梁启超看到的日本“征清”、秋瑾看到的日本“征露”(露西亚,俄罗斯的日译)无任何差异。在陷入中国泥沼、对华战争已倍感疲倦的日本国民那里,又因为对英美开展而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包括左派也支持战争。战后又因为保留了天皇制度而没有(也不能)反思战争责任。

日本**在70年代以来所做的谢罪和反省,都是出于“为了和他国交往而不得不道歉”(日本学人语)的动机不纯态度,在回避之中,日本人保持了和平态度但完全继承了以前的帝国性。而帝国性的存在是十分危险的,90年代,日本开始放弃和平主义,军国主义由泥沼下的冬眠变为惊蛰后的蛙鸣——日本的军国主义从来就没有死亡,所以也就无所谓复活。一本“日本人是去参战,还是逃避战争?

”的漫画,在年轻人中销售几十万册。从文化上剖析,有助于把握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其民族性。

另外,日本人具有极大的两面性,其文化文雅而暴躁,赏花落泪而杀人不眨眼。这也是研究日本问题必须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