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的藏语特点,藏语的三大方言

2020-11-28 10:14:47 字数 6434 阅读 8705

1楼:百度用户

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现代藏语有以下特点:

1、浊辅音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辅音都是**于古复辅音中的浊基本辅音;

2、复辅音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

3、单元音增多,特别是鼻化元音;

4、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

5、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

6、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带辅音韵尾元音的简化;

7、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且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8、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即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部分表示);

9、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

10、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

11、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

12、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

13、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

14、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

15、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

16、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

17、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藏语的三大方言

2楼:杜基佬

藏语有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各种方言之间差别并不大。中国和国外的藏语有区别。

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巴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安多方言。只有安多方言没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藏族不同方言的通话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纪录的是古藏语语音)。 使用在:中国、不丹、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主要在**、克什米尔、巴尔蒂斯坦区域。

有关藏语言文字起源的问题,学术界仍在争论中,但主要形成几种观点。印度佛教界认为系吞弥·桑布扎所创;**本土佛教雍仲本教认为系本教佛祖辛饶米沃所创;还有学者认为系脱胎于伽湿弥罗文(今克什米尔文)或者多文或者象雄玛文或者黎宇文(于田文)。

印度佛教史籍记载,公元7世纪上半叶,吞弥·桑布扎与其他15名藏族青年受吐蕃第33代赞普(王)松赞干布委派,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由于水土不服,惟有吞弥·桑布扎病故他乡,他先后从黎敬和拉热白森格学习梵文和天竺文,其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获得天竺人的敬称“桑布扎”(意为贤良的藏人)。回归故里后,按照松赞干布的旨意,吞弥·桑布扎根据梵文字母以及藏语语音的特点,整理出藏语的30个辅音字母以及4个元音字母,被称为藏语的30个子音字和4个母音字。

吞弥·桑布扎还编撰了《文法根本三十颂》,完成了藏民族文字的整理规范工作。

藏族的特点是什么?

3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

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赞普”)。

此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4楼:black郑

藏族有许多特点,比如人物、服饰、礼仪、饮食习惯、节庆、建筑。

【人物】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

【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礼仪】一个独特的礼仪——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特制的白色长巾,在拜访或接待尊贵的客人时,藏族人要用上手献上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

【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节庆】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

藏族是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此外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也有分布。拉萨是680万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语桑吉拉姆是什么意思

5楼:高小清清

桑吉拉姆,“桑吉”是长寿的意思,“拉姆”是仙女,合起来就是“永远的仙女”。

藏语特点: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

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

藏语怎么写

6楼:匿名用户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中国**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人说藏语。

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安多方言。

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现代藏语有以下特点:

1、浊辅音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辅音都是**于古复辅音中的浊基本辅音;

2、复辅音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

3、单元音增多,特别是鼻化元

音;4、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

5、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

6、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带辅音韵尾元音的简化;

7、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且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8、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即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部分表示);

9、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

10、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

11、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

12、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

13、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

14、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

15、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

16、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

17、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声调:藏文本是记录了7世纪的藏语语音,当时没有声调;当代藏语以拉萨方言为标准语,产生了四个声调:调值为55的高平调(标为或)、调值为53的降调(标为^或)、调值为12的低平调(标为`或)、调值为14的升调(标为ˇ或)。

每个音节的声调和该音节在7世纪的声母和韵尾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以浊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低平调,以清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高平调,以-、-、-,-,-,-,-和-为后加字的音节,原本高平调要变为降调,原本低平调要变为升调。

辅音:藏文有30个基本单辅音字母,每个字母在7世纪的发音是辅音加元音a。在当代拉萨音的发音出现了有规律的变化,基字声母为浊塞音、浊擦音和浊塞擦音的字母读成相对应的送气清辅音。

藏语的7世纪复声母向现代拉萨音单声母的演变如下: 7世纪藏语发音的国际音标当代拉萨话发音的国际音标

spa, dpa, lpa->

párba, sba, dba, sbra->

pàlba, ba->

mpàpa->

párma, **a, dma, **ra->

mámra->

màdba->

wárta, lta, sta, twa, gta, bta, brta, blta, bsta, blda->

tárda, sda, gda, bda, brda, bsda->

tàzla, bzla, lda, mda, da->

ntàmta, ta->

tádwa->

tàrna, sna, gna, brna, bsna, mna->

nákla, gla, bla, rla, sla, brla, bsla->

lálwa->

làrtsa, stsa, tswa, gtsa, btsa, brtsa, bstsa->

tsárdza, gdza, brdza->

tsàmdza, dza->

ntsà

tswa, mtsa, tsa->

tsá

sra, swa, gsa, bsa, bsra->

sázwa, gza, bza->

sàkra, tra, pra, skra, dkra, dpra, bkra, bskra, bsra->

ádgra, dbra, bgra, bsgra, sgra, sbra->

àmgra, gra, dra, bra->

à

kra, tra, pra, mkra, kra, pra->

á

gra, dra, bra, grwa->

à

hra->

árwa->

àkja, rkja, skja, dkja, bkja, brkja, bskja->

cárgja, sgja, dgja, bgja, brgja, bsgja->

càmgja, gja->

càkja, mkja, kja->

cágja->

càgta, bta, lta, pja, dpja->

tárda, brda, dbja->

tàlda, mda, da, bja->

mta, ta, pja, pja->

bja->

wa, ga, ba->

áwa, ga, ba->

àra, sa, ga, bra, bsa, ma->

áwa, mja->

àg.ja->

járka, lka, ska, kwa, dka, bka, brka, bska->

kárga, sga, dga, bga, brga, bsga->

kàlga, mga, ga->

kàkwa, mka, ka->

kágwa->

kàra, la, sa, da, bra, bsa, ma->

ádba->

áhwa->

há元音

藏文有/a/、/i/、/u/、/e/、/o/五个基本元音,每个无附标的藏文字母表示元音为a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i/的音节,在字母下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u/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e/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o/的音节。在拉萨话中,如果一个音节以/s/、/d/、/n/、/l/为第一后加字,元音要发生音变,/a/读成//,/o/读成//,/u/读成/y/,并且/s/、/d/两个后加字不发音,后加字/n/和前面的元音合成鼻化元音。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文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

1959年,威利(turrellwylie)精炼了原有的转写方案,只使用基本的26个拉丁字母,而不需添加字母和添加符号。在此之后,这套方案成为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

在以拼音文字为文字形式的语言中,藏语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致。现行藏文字母纪录的是11世纪的藏语语音,这与现代藏语的语音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一词,根据藏文字母的拉丁文转写为bod,而现代拉萨方言则是p(音标为[p]),出现了声母清化和韵尾变化等现象)。

因此,任何一种藏文罗马化方案,都要从“描述现代藏语语音”和“转写描述古藏语语音的藏文字母”之间作出抉择。早期的方案试图采取折衷的方式,结果两边都不讨好。威利转写方案则设计为准确转写藏文字母,而不顾及藏语词汇的现代发音,因此为学术和历史研究机构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