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驿路梨花》有哪三层含义,驿路梨花里每处梨花所代表的含义及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2020-11-27 21:42:18 字数 7165 阅读 5757

1楼:失而复得的向往

《驿路梨花》在作者笔下,三层含义是:一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二是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三是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2楼:匿名用户

具体哪三层含义应该是创新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含义

驿路梨花里每处梨花所代表的含义及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3楼:匿名用户

《驿路梨花》中一共有3处描写梨花,其具体含义和起到的作用如下: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此处的“梨花”是指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花,作用是:开篇点题,设置文眼和悬念,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起到了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的作用。

2、“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此处的“梨花”是指的是人——哈尼族小姑娘,起到了制造波澜,逐层深入的作用。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此处的“梨花”具有一种象征意义,作者先写花,再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赞美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的精神,起到了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的作用。

4楼:天马行空设计

诗句既承接和总结上文多处描绘梨花树林的美好景色,浑然一体。从结构上说,题文相映,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的、寓人于花课文以《驿路梨花》为标题,使作品结构严谨,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完整有重大的作用,即人像梨花一样的洁白美好 ,又以花喻人,首尾呼应。从内容上说,结尾又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

驿路梨花划分层次

5楼:匿名用户

《驿路梨花》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情节,可分五部分:

1、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和老余见到小屋。

2、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写“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猜测。

3、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写“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4、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5、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点题点人。

全文从整体结构上看,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并组织材料的,采用的叙述方式是顺叙,其中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茅屋,梨花姐妹等哈尼族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但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保持的过程来看,文章用的又是倒叙的时间方式。

《驿路梨花》通过记叙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6楼:匿名用户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和老余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写“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猜测。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写“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点题点人。

7楼:匿名用户

1-8 9-12 13-28 29-36 37

8楼:匿名用户

写回答共2个回答

wudie1226

关注成为第9位粉丝

《驿路梨花》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情节,可分五部分:

1、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和老余见到小屋。

2、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写“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猜测。

3、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写“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4、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5、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点题点人。

全文从整体结构上看,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并组织材料的,采用的叙述方式是顺叙,其中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茅屋,梨花姐妹等哈尼族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但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保持的过程来看,文章用的又是倒叙的时间方式。

《驿路梨花》通过记叙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联系课文来体会标题驿路梨花具体什么含义和作用?

9楼:冰夏

“驿路梨花”引用南宋诗人陆游 的诗句吸引了读者,也是全文的线。既写出了在哀牢山那偏远、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边上盛开的梨花的美丽,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纯 美丽, 洁、美丽,象征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揭示了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驿路梨花》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文体为**。文章共37个自然段,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情节,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和老余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写“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猜测。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写“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点题点人。

扩展资料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记叙方法为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 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

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三次悬念和两次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作者简介:

作者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出生,祖籍江西萍乡,中**旅作家。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协,同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8年7月24日,彭荆风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代表作品《解放大西南》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今夜月色好》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奖。

10楼:匿名用户

驿路梨花记者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指梨花姑娘:

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

也指边疆民族优良民风:淳朴热情,知恩图报。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

作用:“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11楼:摩羯雪景

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来吸引读者,又以文章“我″以梨花树找到草屋为眼,以此来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又暗示了小姑娘的善良,人心的纯洁

12楼:暖暖炊烟袅袅

本文的标题“驿路梨花”是由结尾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演化而来的,它是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则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

作者用洁白如雪,不虚浮、不艳丽的梨花的具体形象,象征雷锋精神,把本来抽象的社会主义风尚的本质特征鲜明地揭示出采。

13楼:匿名用户

我裂开了、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边上盛开的梨花的美丽,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纯 美丽, 洁、美丽,象征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揭示了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14楼:匿名用户

驿路梨花以梨花做主旨,突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承。花美人更美

15楼:匿名用户

66666666666666

课文用驿路梨花做题目的妙处

16楼:辣妈菲菲

七年级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详细讲解。体会梨花的象征精神。

17楼:匿名用户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作者“我”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

2、“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

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

3、“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练习,和谐一体。

4、“驿路梨花”点出了陆游的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18楼:匿名用户

奥利给干就完了。。。。。。。。。。

人教版语文一课一练23课题不要答案急急急急

19楼:心情不心等式

二、课堂教学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多年来,一提到德育,人们就会想到政治课或轰轰烈烈的各类活动。其实,德育还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具体、更复杂的教育内容要靠课堂来完成。

1.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我们要求各科教师着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首先,要明确每章每节德育的显目标和隐目标。其次,进行恰当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教育。

再次,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持之以恒等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与民主意识等等。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我校一位教师比较成功地上过一堂语文诊断课,课题是《驿路梨花》。

她在备课中首先注意寻找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她精心设计这堂课,用层层剥笋的办法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讲深说透,最后抛出篇末语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启发学生说出对偶句。

同学们在教师的诱导下,对出“雷锋精神时时在”的诗句。至此,将篇末诗句“点题、点人、点精神”,将思想教育推向高潮。这位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说:

“祝愿同学们象一朵朵洁白无瑕的梨花,开遍65中学的校园”。

2.坚持课堂主渠道,要善于抓住随时出现的德育契机。

针对理科教师中存在的“理科教学与德育无关”论,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中学德育大纲》,学习讨论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使理科教师理解了德育并非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还包括心理与道德素质培养。理科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德育机缘,如果及时捕捉,理科同样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和随机教育。取得共识之后,教师们进一步**了理科教学过程中可操作与可实施的德育目标,确定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最后把着眼点落在“智、恒、奋、群”等几个方面上,并一致认为:

理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中,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奋发进取的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民主意识等。

三、课内的德育渗透还要辅之以课外的德育活动,努力使课内外教育协调一致,齐头并进

1.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我们注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学校组织设计了《中华魂系心中》、《劳动——文明的乐章》、《礼仪:时代的呼唤》、《文明需要我,我需要文明》及初二的下乡学农“走长征路篝火晚会”等主题班会。

这些主题班会,主题鲜明,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我们认为,如果将准备班会比作花的话,那么开好班会就好比果。没有好花就结不出好果。

班会的准备过程即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每个班主任都要抓住不放,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几年来,我校的主题班会越来越好,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2.“双轨同步”,办好艺校,学生“选择”。

实践证明: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等于其它方面也不行。要把“规范加特色、合格加选择”的办学宗旨深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于是,业余艺校诞生了。如今,已开设了14个专业班,聘任校内外教师20余名。艺校在教学中坚持推行“拉大差距”和“缩小差距”相结合的方法。

“拉大差距”就是拉开学生个性特长的差距;“缩小差距”就是缩短学生之间文化知识水平的距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们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

”我们不仅为这些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组织艺校学生到大连劳动公园露天舞台为少年儿童义演,受到各界好评。在今年校第六届排球节开幕式上,学生表演的拉丁舞、击剑、模特、现场书画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大连**》、《大连晚报》曾以《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学生兴趣一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为题,报道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探索。

3.排球——校球。

几年来,排球已成为我校具有相当群众基础和传统的“校球”。我们把排球运动当作品德养成的有效载体。以开展排球运动为主导项目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能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点、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培养“恒心、信心、勇敢”等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

我校一共有26个班级,52支男、女球队,仅去年就进行了64场比赛。学校规定:除初一年级外,其余年级不得一次击球过网。

这就要求队员必须紧密配合、协作,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和随意行为。一个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在比赛中得到了考验和锤炼。“胜不骄、败不馁”已成为同学们的座右铭。

4.开设“心理诊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校设立了心理门诊,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其目的是帮助存在某种心理重负的学生解决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和**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或障碍,减轻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去适应环境、完善自我。“心理门诊”每周开设两次,学生可直接找“知音姐姐”(由两位教师担任)会诊。

半年来已有近百名学生去就诊,有学习遇到难处、有家庭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有美丑是非的分辨,有异性方面的问题,还有师生之间的抵触矛盾等等。我们还在板报中开辟了心理专栏,内容及专题每周更换一次,并在《青青草》广播站每周

一、二的节目中进行广播。心理咨询箱每周

一、三开箱。《心理咨询报》每月出版一期。为配合“心理门诊”的工作,校报《点点帆》也开设了一个“花季风铃”栏目,这是一个学生心理咨询的小窗口,是为同学们开设的一个诉说烦恼的专栏。

5.“球迷协会”的诞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太多了,我没写完,你自己去看下好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