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中国的历史是由谁记录着呢

2020-11-27 19:28:06 字数 6939 阅读 3375

1楼:ak47爱国

中共**党史办公室,国家档案馆在记录

2楼:★阳光更灿烂

在有限的任职期间,赚取人民币比彪炳青史更重要。

现在已经没有中立的史官了。

3楼:荷塘月色快乐

现代人哪有古人那样好。只不过是几个记者在咬笔头,以一种主观态度来记载事情。但这些事件的资料会存在某个地方,可是没有人会像古代史官那样总合记录了,只不过会有一本资料库的目录而已。

4楼:匿名用户

现在好像应该是由记者来记录了吧,但有些时候不太客观

5楼:匿名用户

人类步入近代,已经不需要专门记录历史了,因为凡是重大历史事件都会被**报道并留下大量影音资料。

中国的历史由哪个单位记录

6楼:暮雪独行

**的:党史办公室

地方的:档案局和各个历史研究所

7楼:匿名用户

当代档案局 或 下个国家的历史学者

8楼:一下子打死八个

下个朝代的历史研究员

9楼:牛奶二锅头

早期由太史令,后来由礼部!

10楼:还没吃饱啊

史官,如司马迁就是一个史官

中国有时间记录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候呢?

11楼:王王王小六

中国有时间记录的历史最早是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

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元谋盆地位于金沙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

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扩展资料

关于元谋人化石的地质时代和绝对年代,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属早更新世早期,在距今170万年左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测定距今170万±10万年。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为距今160~110万年。

根据与元谋人伴生的哺乳动物的研究和与北京人牙齿的比较,似乎更为原始。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中更新世。因为古地磁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根据元谋人的化石层,可能距今60万~50万年或更晚。经过对所发现的石器的研究,表明元谋人所处时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如果将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为170万年前,那么元谋人就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由于这是最初的对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一些教材、通俗读物和百科全书都持此说。

12楼:李拴王

因为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定型,已经大量的用于记载。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 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2.商代甲骨文上面不仅仅记载了商代祭祀占卜的卜辞,同时也记载了很多商代对周边民族用兵的事实。

妇好率领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甲骨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76页)

妇好攻打巴方设埋伏卷的甲骨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174页)

3.商代中也有关于商代族谱的记载,这个是可以与《史记》中的殷本纪相互印证,并且能够修改殷本纪中的错误。

4.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对于天干地支的记载,可见古人的时间观念已经出现。

总之在15万片的甲骨文中,对商代的历史描写的还是很丰满的。

当然也有学者提到夏代或者更早的部落时期已经有了文字的记载,但是那些只是一些噪音而已,从数量以及表意上面,大多数的刻画符号不具有以上特征。

13楼:我是龙的传人

中国有时间记录的历史最早是: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赏赐诸侯的册命。

《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

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14楼:谢绝的闲聊

从夏朝开始了,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15楼:大漠孤烟直在哪

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这是有确切纪年的事件。我们认为中国历史从夏朝开始,甚至可以推到炎黄时期,但国外只承认商朝。

16楼:闲掷葡萄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西周历王出逃。从此开始,我国历史开始有不间断的历史记载.

17楼:匿名用户

我有本古书上面是从纪元前2900年就开始有记载,三皇五帝开始的,对照过后期的历史,挺准确的

18楼:

公元前841年,西周厉王被国人赶跑,共伯和称王行政,史称共和行政。此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厉王后来死于外地,宣王即位,于是就有了“宣王中兴”。

我想请问一下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都是谁记载下来的

19楼:匿名用户

lz您好

我国古代,最早是夏朝时期,就有专门记录和编纂历史的史官了.

最初史官是负责记录帝王起居,还有政令,言行得失的,还有人负责记事(有点像今天的日记),之后最早在南北朝时代,开始有了"史馆"这种东西,官方监修历史.

也就是说,其实历史本身就有官方记录的.并且其中纪传体史书称为正史.

我国官方认可的正史在清乾隆年间有24本,俗称二十四史,后来又加了两本(新元史和清史稿),统称二十六史.

此外还有官修的一些编年体,国别体的历史.

相对于官修,民间也有依据传闻,神话,编纂的历史,俗称野史.这部分野史真实性有待考察.(但说不定有的野史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譬如官修的历史,为了避讳,可能美化或者丑化前朝帝王或者**等...

典型如明史)

大致上我国的历史记录,就是这么来的.

20楼:匿名用户

当然是中国人,-代-代计载阝来的

21楼:少合瑞务淑

你可以简单的去看下中国上下五千年和世界的,不过这类书一般都写的很简单,你还可以看看美国一个叫做斯塔夫写的世界通史,如果你只是想单纯的知道些历史人物,那么这些书就足够了,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还是要读一些正规的史书,但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耐心,想轻松的读书看看什么哪些事情就行了

现代的中国有没有记录历史的人?

22楼:重重的铁马行空

现代不同于古代,没有专门的史官来记录历史,但现代的信息传媒太发达,除了报纸、电台等**记录历史外,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史官”,可以用各类自**平台来记录历史。

23楼:骑着小米操魅族

信息时代,人人都是见证者,如果说记录那不就是记者吗,记者和司马迁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吃饭,后者是为了志向

24楼:匿名用户

有,国家档案局。它会记录并留下资料保存

请问各朝代的历史都是怎么记录的?

25楼:手机用户

中国历史上的历史记录者称为“史官”,主要从事史料的收集与汇编、史著编撰与保存。包括:(1)记事;(2)典藏**档案;(3)收藏、管理文献图书;(4)编史。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人对其历史的追溯也相当简略。

商周时代,甲骨文有"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

这时史事记载丰富起来,这才有了较为详实的史书。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有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

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

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

史官们就不同了。他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

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

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

在封建君主**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实事求是、不为尊者讳的史官,古人称为“良史官”。